從濱海綠道到半山公園,天藍海碧,清風徐來……近日,由深圳市委宣傳部舉辦的“循著紅色記憶看深圳”活動走進鹽田區(qū),在探尋紅色足跡中,感受城市文明發(fā)展成果。
從改革開放前的小漁村,到如今山海連城的大都市,深圳不忘初心,注重傳承紅色文化,汲取紅色力量,把紅色精神貫穿城市發(fā)展建設始終,連續(xù)6次榮獲“全國文明城市”榮譽稱號。
傳承紅色文化
砥礪初心使命
“鐺!鐺!鐺!”3月18日,深圳市鹽田區(qū)沙頭角中英街,警世鐘第二十次敲響。這是一年一度的“中英街3·18警示日”,雄渾有力的鐘聲響徹上空,提醒后人“勿忘國恥,警鐘長鳴”。
今年3月,鹽田區(qū)發(fā)布中英街“一街四史”愛國主義線路,前來參觀的深圳、香港中小學生在此觀古井、探界碑、瞻仰警世鐘等,接受黨史教育、國情教育,進行實踐體驗活動。
“這條小街道不僅見證了中國被英國殖民主義者侵略的屈辱,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和香港回歸祖國后的繁榮發(fā)展?!敝杏⒔帧耙唤炙氖贰睈蹏髁x線路講解員說。
走進龍崗區(qū)山廈革命歷史紀念館,“緬懷革命先烈,再現光輝歷程”雕塑映入眼簾。據介紹,1926年,這里建立了深圳地區(qū)第一個基層黨支部。
“最初,這里只有7名黨員。后來逐漸壯大。在黨的領導下,從大革命時期、土地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到抗日戰(zhàn)爭、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,山廈這片熱土上先后有17位英烈為人民解放事業(yè)獻出了寶貴的生命?!鄙綇B革命歷史紀念館有關負責人說。
在大鵬新區(qū),“薪火計劃”接班人培育項目啟動“十個百”紅色教育系列活動……據統(tǒng)計,目前深圳共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4個,黨史教育基地33個,紅色革命遺址78處。傳承紅色文化,愛國主義教育在深圳正遍地開花。
學習先進事跡
汲取紅色力量
波光粼粼的深圳水庫群山環(huán)繞,這里是東江—深圳供水工程(簡稱“東深供水工程”)的最后一站。自1965年首次通水以來,服務著深圳和香港的千家萬戶。
今年4月,中宣部授予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群體“時代楷?!狈Q號。5月10日,深圳羅湖區(qū)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、多名街道主要負責人等來到深圳水庫,開展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群體先進事跡學習活動。
“過去條件艱苦,有時遇到臺風把屋頂刮走了,我們就自己動手搭房子。”如今已87歲的林圣華,曾經參與東深改造工程二期、三期建設,“只要工程需要,黨員不分晝夜,只為完成好黨和國家交給我們的任務,從不叫苦叫累?!?/p>
一個典型樹起一面旗幟,一個榜樣帶來一份力量,深圳各區(qū)都在深入挖掘先進事跡。學習先進模范,汲取紅色力量,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(qū)建設的強勁動力。
作為“志愿者之城”,深圳把為人民服務的紅色基因與志愿者精神結合,不斷培育與提升城市文明風尚。
2021年“中國好人榜”上,來自深圳的葉麗芬被推舉上榜。1年多來,葉麗芬累計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務時間達到1132小時。
深圳是全國最先建立義工聯的城市,像葉麗芬這樣的志愿者數以百萬計。他們不辭辛勞地默默奉獻,共同維護這個城市的秩序和美麗。
堅持黨建引領
發(fā)揚紅色精神
在深圳光明區(qū)玉塘街道長圳社區(qū)的一處建筑工地旁,23個集裝箱搭建起來的一片活動區(qū)域,每到傍晚時分總是異常熱鬧。圖書室、電影放映室、心理咨詢室、夜校課堂……這里是長圳社區(qū)的“筑夢·紅色家園”,是建在工地上的黨群服務中心,是社區(qū)里很多工友的“精神家園”。
“白天工作很累,但是一看到書就放松下來了。這段時間在看一些建筑方面的書,也想給自己‘充充電’。”來自湖南的工人江運鴻每天下了工,都會來這里的圖書室看書。
長圳社區(qū)相關負責人說,截至目前,“筑夢·紅色家園”累計開展各類服務活動70余場,服務來深建設者32523人次。
在深圳,像這樣的黨群服務中心有1050個,遍布在社區(qū)園區(qū)、樓宇商圈、機關企業(yè)。深圳正在著力建設一支熟悉黨建、熱愛黨建、會抓黨建的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。在社區(qū),配備2.6萬名社區(qū)專職工作者。在“兩新”領域,從職能部門選派局處級黨員干部,擔任先進制造、金融服務等行業(yè)協會聯合黨委第一書記。以服務促治理,以黨建引領營造社會文明風氣。
“我們要切實擔好舉旗幟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興文化、展形象的使命任務,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‘品牌化’,注重發(fā)揮紅色文化、紅色精神在文明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,從中不斷汲取前進的智慧營養(yǎng)?!鄙钲谑形N⑿麄鞑坎块L王強表示,當前深圳正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,著力抓好專題學習,著力講好深圳故事,著力做好專題宣講,著力用好紅色資源,著力搞好宣傳教育,著力辦好民生實事,以優(yōu)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。